〈小引〉
一九七零年冬,余忝任耶魯大學研究院客座教授,主講先秦文學。其時美國Arthur F. Wright教授,負責比較史學研討會,余屢被邀參加。討論主題,頗涉及世界各國歷史之「正統」觀念,與會諸家,本其專擅,各得一察焉以自好,陳義多歧。攻錯之餘,念漢史最重視「正統」之義。論統之作,若劉知幾《史通》,內篇之末有《體統》一篇,惜已亡佚,莫窺崖略。自非淹貫乙部,旁通別集,為獨立之探究,難以窮其源委,而收融會之效;用是發憤,撰為專篇。七三年春,觀書於故宮博物院,院中藏籍,如朱權之《天運紹統》、徐奮鵬之《古今正統辨》,其書外間所罕睹,亦復附為論列焉。歷時五載,始克粗成定稿,茲以作為法國遠東學院研究工作之一。比歲以來,世之治中國史學史者,風起雲蒸,方興未艾,其中重要史學觀念,有待於標出而剖發辨析者尚多;正統之見,特其一端而已。謹揭此為例,粗發其凡,并臚列參考資料,以供同好進一步之論定。本文初稿,不該不遍,前嘗出示哈佛大學教授余英時先生及門人現任華盛頓大學副教授陳學霖博士,陳君治此問題,積有年所,於金代德運,更勒成專著。拋磚引玉,仍盼有以起予,俾獲更深入結論,尤所厚望焉。一九七六年四月饒宗頤識,時客巴黎。
本書第三次校稿時,驚悉A. F. Wright教授遽歸道山,不勝震悼。謹以此書紀念亡友,用志黃壚之痛,作者又識。七六年八月。
通論
一 統紀之學
二 漢人之正統說
三 五德終始說新探
四 鄒、劉五德之異義及正閏說之緣起
五 晉初及北朝修史斷限之爭論
六 正史與霸史之確立
七 唐之正統論
八 宋之正統論
九 金、元及明初之正統論
十 明、清學人統紀之著作及正統說
十一 宋、元、明以來本正統觀念改撰之史書
十二 釋氏史書之正統論爭
十三 結語
1977年出版之《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收羅從春秋到明清各代有關正統論的材料,對中國歷史上正統觀念的產生、變化和史家的爭論作全面的分析與探討,是研究中國史學觀念發展的一部重要著作。